【锦麟观察】港名校多钱善贾 陆名校戴镣而舞
古语说,多钱善贾,长袖善舞。最近有则新闻应了这句名言。在世界名校中与清华北大并驾齐驱的香港中文大学正式获准在深圳办学。香港名校与内地名校相较而言,最大的优势是:充足的办学资金和对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待遇,这是香港名校进入内地势如破竹的竞争利器。相反,内地名校,对尖子生既无资金上的竞争优势,在自主招生、异地高考等体制问题上也受到种种限制,像一个戴着镣铐跳舞的龙钟之人。
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转正”的消息也许远比不上马伊琍大战小三来得刺激,但对国内养尊处优的名校来说,却无异于扔下一颗重磅炸弹。在自主招生政策仍在磕磕绊绊地施行当中,抢优质生源大战提前打响了。
有幅漫画,一个高个子、一个普通人和一个孩子,同时在隔着围墙向外张望。孩子脚下垫着个高凳子,普通人脚下垫了个小凳子,高个子脚下没有垫任何东西。这样,他们三个人的视线大致处于一个水平线上,都能看到围墙外面的风景。什么是公正,哲学家也许要给你很深奥的定义,道德家可能跟你讲半天公正的重要性,漫画家只用一张有趣的图,就清楚地告诉你该如何做到公正。
想起了近期热议的话题——异地高考该不该全面放开。高考制度,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命运,对促进社会公正做出很大的贡献。当然,一个制度的功绩,并不能掩盖其自身的缺陷。天下没有绝对完善的制度,高考也一样。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用户籍捆绑考生,户籍与地域挂钩,而地域有贫富差距,高考录取的分数因户籍和地域的不同,也有分野。往往是,教育资源优质的城市考生,高考录取分数线反而比较低。改革开放前,高考与户籍捆绑,还没有暴露出太多问题。改革开放后,户籍和自然人的分离现象越来越普遍,那些长期不在户籍地工作生活的人,他们在外地结婚生子,孩子大了,但全家人的户口往往还在原籍。到高考的时候,这些孩子需要千里迢迢回到原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增加了考试的成本不说,高中的同班同学可能因户籍地不同,高考时被录取的分数线也不同,同样的成绩能读的大学也就有了差别。显然,这是很大的不公。
现在,新的高考政策允许异地高考。就北京等几个大城市的异地高考政策来看,都设置了一些门槛,需要考生满足相应条件。比如前几天爆出2014年非粤籍考生参加高职类高考,其中在深圳报名的非深户考生中,有将近一半的考生无法通过审核,大部分人都栽倒在“居住证”问题上。有些人认为替异地高考设置种种障碍仍是在制造新的不公,希望能够全面放开。从理论上说,这样的愿望并没错,只是高考制度改革涉及的问题很多,包括考生户籍问题、包括地域分数线的差异问题,还有录取院校的自主权问题。这样的系统工程,显然不是全面放开异地高考就能全部解决的。在我看来,异地高考只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次要问题,让大学自主招生,户籍问题、异地高考问题,基本就迎刃而解了。不在招生根源上下功夫,但靠照顾一些家庭的情况,只能做到局部的公正,并不能实现全面的公正。
相信大学在乎自己的声誉,珍视优质生源,把大学该享有的自主招生权落实了,异地高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没有放开大学的自主招生权前,某些城市的异地高考政策满足少数考生的需求未尝不可,只是不宜全部放开。港中大来势汹汹,抢攻内地优质生源绝不手软,对内地高校的最大启示也许就是那句老生常谈——北京大学不应成为北京人大学!“择才录取”才是唯一标准!
特别策划:刘海明
(此文由锦绣麒麟传媒公司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转发分享)
欢迎大家关注锦麟观察官方微信,扫描锦麟观察微信二维码或查找“jinlinguancha”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hmLY9Euh/
页:
[1]